你好:游客欢迎登录
当前位置: 主页 > 中文 > 侨海商机 >

金山区副区长许复新谈“建设上海美好新农村”

时间:2014-01-19 16:3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主持人的话】 中共十八大高度重视我国的农村建设,在报告中用专门的篇幅阐述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问题。中央领导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挥城镇化建设的综合效应,释放内
 
  
  【主持人的话】
  中共十八大高度重视我国的农村建设,在报告中用专门的篇幅阐述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问题。中央领导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挥城镇化建设的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抓手。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2013年的1号文件又是高度聚焦三农建设,仅从文件的标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中,就可以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农业、农村、农民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上海虽然是一个沿海国际化特大型城市,但仍有约4000平方公里面积的市郊农村,怎样促进农村地区的建设?如何实现城乡更好地一体化发展?如何解决市郊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相对滞后的问题?
  2013年2月27日(周三)15:00—15:45,金山区副区长、高级农艺师许复新做客东方网“致公说事”节目,就“建设上海美好新农村”话题与网友开展讨论。
  聊天现场 视频回放
 
   【嘉宾介绍】
  
 
  
  许复新,男,金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硕士,高级农艺师。致公党上海市委常委,第十一届、十二届上海市政协委员。
  他长期在市郊农村地区工作,曾先后任松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松江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松江县农委农办副主任,松江区农委副主任,松江现代化农业园区五厍示范区管委会主任。2006年11月起,任金山区政府副区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
  [聊天实录]
  [主持人]:
  【主持人的话】
  中共十八大高度重视我国的农村建设,在报告中用专门的篇幅阐述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问题。中央领导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挥城镇化建设的综合效应,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抓手。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2013年的1号文件又是高度聚焦三农建设,仅从文件的标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中,就可以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农业、农村、农民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上海虽然是一个沿海国际化特大型城市,但仍有约4000平方公里面积的市郊农村,怎样促进农村地区的建设?如何实现城乡更好地一体化发展?如何解决市郊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相对滞后的问题?
  2013年2月27日(周三)15:00—15:45,金山区副区长、高级农艺师许复新做客东方网“致公说事”节目,就“建设上海美好新农村”话题与网友开展讨论。
  
  [主持人]:
  各位东方网的网友大家好!您现在看到的是由致公上海市委与东方网联合主办的“致公说事”节目,今天非常高兴为大家邀请到了金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许复新先生做客我们的节目,与我们聊一聊关于建设上海新农村的设想与期待,您好,许区长,欢迎做客我们的节目。
  [嘉宾许复新]:
  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如今人们已经越来越强烈意识到了农业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城乡一体化也越来越出现在了人们视野中了,不得不提的就是城乡二元结构,要怎么破解?
  [嘉宾许复新]:
  城乡二元结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个过程,迅速支持城市工业的发展,但带来的后果是城乡的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像收入的话,全国城市收入和农村的收入是3:3:1,上海这个情况也不容乐观,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比较理想的城乡可能是1:1:5,还有重要的是城乡的整个社会的保障,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比较大。如何破解这个二元结构是党和国家特别关心的,老百姓也是非常关注的,我觉得城乡二元结构要破解,关键是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当然,城乡统筹发展和工业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在工业的初始阶段,往往世界上由农业农村支持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但到了工业中期的时候,工业和城市有了很好的发展以后,它反过来来支持农业发展,支持农村的发展。我们国家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改变二元结构的问题,我国总体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的阶段,全国解决破解二元结构,解决三个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那么城乡统筹的话,一个是加快建立城乡基本的公共服务体系,农民在养老、医疗生活保障方面和城市人一样,都要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的收入。第三个消除一些障碍、制度,这些政策一定要破除,像土地问题,税收问题,当然农业税调整了,政策体制必须要破解,这样从三个方面真正使农民享受公民的待遇,完全的财产权,还有公平的发展机遇,包括农村发展的要素,和市民同样的公平,这样农民的收入提高了以后,二元结构逐步逐步会得到破解。
  [主持人]:
  如果是二元结构当中突出的一个词是差异的话,一体化当中看到的是统筹,差异可能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有收入的差异,有社会保障的差异,还有社会管理制度等等方面,可能我们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时候,需要从这些方方面面着手,全面进行一个统筹,才能最终达到我们的需要和设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嘉宾许复新]:
  我们新农村建设是五中全会提出来的,当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城镇化是最近讨论得比较多的,当然还有很多的争议。这次李克强副总理对城镇化多次提到,认为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我觉得这个观点也是同意的。中国经济要发展,中国要拉动内需,城镇化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关键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简单的注重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大家觉得城镇化就是把农村变成城市,我觉得农村还是像农村,城市还是像城市,主要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一系列由乡到城的一个重要转变。那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我觉得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城镇化以后,把一部分农民转移到城市,减少农民,这部分留在土地上的农民有更好的收入,也就是分子和分母的关系,这样少量的农民得到资源,这样农民的收入水平都会上去。国外发达国家农民的比例在10%以上,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我们国家现在80%是农民。现在上海的话,还是在30%到40%,随着发展,最终像上海农民的比例要减少20%以下甚至更好的是10%以下,这样的话,也是要通过城镇化来解决,把这部分人转移出去。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新农村的发展也是能够促进城镇化,为城镇化提供一些资源,提供新生的劳动力资源,包括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包括农村美丽的环境,也是城市的一个很好的环境。这两块工作,我觉得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在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中,不是简单的把农村变成城市,还是要保持乡村的特色。
  [主持人]:
  有很多网友发表了自己的恐慌,我们最担心的城镇一体化,就是把城市做得不像城市,乡村做得不像乡村,听到您这么说,我们就放心了。一个国家农民收入不足,制约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太少,一旦把分子分母的问题解决好以后,农民的收入问题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了。那国外的情况,您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嘉宾许复新]:
  国外破解二元结构,当然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来发展。中国最终还是要走这条道路的,从全国来说,大家都在探索,新农村建设怎么建?上海各个区县怎么做?我们金山也是在探索。我们金山区作为一个农业大区,又是一个远郊的地方,这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我们80万金山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应该是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也探索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主要是通过几个方面,第一个统筹城乡规划,以前可能城镇的规划,农村是没有规划的,现在把农村规划进来了,我们这次定了1158的城镇体系的总体规划,一个1,就是一个新城,第二1是建立一个特色镇,就是枫泾镇,还有5个新市镇,还有80个新村。第二个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因为金山是一个农业大区,这几年通过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经营,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在发展区域特色,金山的蟠桃、葡萄、草莓,一个方面给市民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我们很侧重于把整个农业怎么组织化,传统的农业是分散经营的,现代的农业怎么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营销体系的建立,包括到上海来搞展销,开设专卖店,通过宣传,今天我也是很好的宣传机会,这样一些方式把农产品销到城市。同时,我们加强了农产品监管,因为老百姓对食品的安全很看重,这几年我们整个农产品的安全,搞了一个追踪体系,加强监管,加强农民意识的培养。我们现在也有很多著名的品牌。第三个建立一个全覆盖的城乡社会保障,主要是通过医疗,社会保障,逐步提高。当然农村的保障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像新农合增长了40%,大病的这种补偿,最高补贴可以达到16.5万元,提高了6万,整个投保率达到了99%以上,像五保户、残疾人基本上达到100%。第四个主要是提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像农村义务教育,一个是通过优质的教师资源到农村去,还有上海支持,我们和市里优质的学校进行结队,他们来指导。像乡村医生这一块,乡村医生我们进行专门的委托培养,把乡村医生的队伍也建立起来了。还有在文化这一块,因为在远郊嘛,老百姓到大城市来看节目不方便,所以我们的文化非常丰富,我们本身的像舞龙、打莲香,农民画这种不断的丰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第五是统筹城乡的建设与管理,包括农村的道路,基本上家家户户水泥路到每家每户了,农村以前叫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个局面基本上解决了,上海的农民,相对外地的,还是比较幸福的。
  [主持人]:
  您听到金山区的情况的时候,真的是如数家珍。通过咱们不断的努力和发展,小到水泥路,大到社会保障方面,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进步。我们说城镇化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就是在这点点滴滴中得到体现的。以前我们说农村的教育可能是比较落后的,或者享有的医疗资源是不够优质的,其实往往是一个循环的问题,通过我们一环一环问题解决好了以后,我们坚信它的未来会更好。当然,还有网友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很多农民通过镇保变成了城镇居民,但还有集体土地怎么处理?
  [嘉宾许复新]:
  现在农民越来越少,按照农民的身份来看的话,还有20万多一点。大家都比较关注一个,我解决了镇保,成为一个城镇化的人了,我原来农村的产权怎么办?甚至对村干部不信任,集体资产是不是被你随意的处置了。前两年我们在做基础工作,第一个做土地的确权,第二个农龄土基,就是从56年开始,在生产队里劳动半年的人都可以得到农龄。其实第一要解决评估借鉴的问题,因为集体是一个村里共有的,到底有多少的资产,这个要有专门的评估机构来评估的,第二个是量化到人,农民统计,这个人是活着的人,过去的人都有,你爷爷参加过集体劳动的,也有的,我们基本上从56年开始算的,这个解决分子的问题,到底有多少人来分。最后资产有了,农民统计出来了,量化到每个人有多少资产。第三个是增值保值,这个资产要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增值保值,有的通过出租。第四个分配使用,这个田最后还是要分配的,过去农村叫分红,将来真正的分红,就是你有多少股份,相当于成立一个股份公司,你有多少份额,每个人一年到年底要分的,而且有的地方,城郊结合部的话,收益还是蛮高的,我听说一个人一年要分到上万块,当然像金山郊区相对来说资产比较少一点。但不管怎么样,这个资产是老百姓,你必须把它弄清楚,而且必须要把这个资产得意的部分分给老百姓,让老百姓感到公平,而且管理民主。
  [主持人]:
  还有一个问题是聚焦三农的时候,不得不提,而且是很多人最为关注的,那就是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或者说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又包括哪些内容?
  [嘉宾许复新]: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刚才说城乡二元结构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差距。像现在上海的话,这几年我们每年收入的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基本上在10%以上。城乡收入差距比例也在缩小,在全国来说,上海基本上2:3:1。但不断怎么样,农民的收入还是比较低的,那如何来提高,确实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是不同的,农民的收入有四大块组成,一个是工资性收入,第二个经营性收入,第三个是转移性收入,第四个是财务性收入。在过去八九十年代是经营性为主,现在是工资性收入占主导,上海80%农民的收入是工资性收入。像工资性收入,最重要的是让更多的农民非农就业,从农村里转移出去,这个政府要搭一些平台,加强一些培训,招商引资企业发展了以后,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工厂,进入社会各行各业去拿工资,这一块提高了,对农民的收入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一块。还有一块就是经营性收入,包括农业,家庭副业这些收入,包括现在发展乡村旅游,也算是经营性收入。这一块主要是靠农业结构的调整,而且政府如何来支持服务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来提高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一些高效的农业,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市场销售问题,拓展一些销售的渠道。而且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的产业链要延伸,农业一产和二产结合,就是农产品加工业,和三产结合就是发展旅游业,这个产业延伸了以后,农民的收入也会提高。像金山廊下农家乐,基本上一户收入都在20万以上,而且市民也欢迎,吃到地道的金山农家菜,促进城乡互动,把城市的文明带入农村,把农村的农家菜让市民品尝。那么转移性收入还是要通过政府,经济发展了以后,提高农保标准,提供村级的集体经济收入。第四个是财产性收入,情况比较复杂了,农民出租房子,增加他的财产性收入。还有把土地流转,也是财产性收入,土地作为产权转了以后,也能够提高他的收入。但我觉得财产性收入更重要的是在集体三级管理,集体的资产如何保值增值,不断的提高量,让农民有更多收益。从四个方面提高农民的收入,而且确实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像教育,人保如何来进行培训。所以农民的收入问题是农民兄弟最关心的,也是政府要去推进的东西,而且也是解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新农村建设最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
  听了你的介绍,仅仅从提高农民收入这个角度来说,可以把农民的收入分成四个方向,根据这四个不同类型的收入制定不同的方式,帮助农民兄弟提高收入。如果说到农业发展的话,其实上海跟全国很多地方还有一定的不同,它是都市型的现代农业,它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嘉宾许复新]:
  上海虽然是一个大城市,但它还有很大的郊区,还有农业这一块。上海农业怎么发展?怎么从原来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确实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当然从上海农业的发展阶段来说,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中后期,这是一个概念。第二个上海发展的模式是什么?我觉得是都市型的现代农业,就是和原来的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可能有点不同。我们这里的所谓都市型农业,主要是为城市服务来发展现代农业。因为上海2000多万的人,每天需要优质的农产品,农村要提供优美的环境,为市民到农村来旅游提供各种条件。还有靠农业的发展改善整个上海的生态环境,像种水稻,水稻表面上是一个农产品,它又是一个湿地,我们160万亩水稻就是160万亩湿地,它对改善上海的城市环境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上海农业占整个GDP不到1%,但它的功能和作用不能按照这个比例来衡量的,上海的农业大有前途,关键是上海农业怎么来发展。都市化农业有几个特点,一个是集约化经营,将来有一部分专业农民来经营,而且经营有一定的规模,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全国推广家庭农场,松江率先在试点,我们也在推。这个就是集约化的一种表现。第二个特点就是组织化,所谓组织化,因为农业比较分散,而且家家户户,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这个要通过政府很多的努力,包括建立合作社,包括产销一体化,不能让农业放任自流,这个还是需要一些推动。第三个上海的实力上海条件,上海的土地资源很紧缺,上海应该像高效农业发展,很重要的是要设施化。每年市里面很重视,拿出很多钱用于农田设施的建设,用于蔬菜设施的建设,用于温室、灌溉设施的建设,上海的农业要提高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不管怎么样,农业还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但我觉得现代农业,至少在靠天吃饭这个问题上要有所突破,像蔬菜设施栽培的话,基本上一年四季可以为上海城市供应优质的蔬菜,而且可以反季节。当然如果来台风的话,有的时候影响还是有的。第四个上海的都市农业要实现产业化,因为农业是一个自然生产的过程,但是我觉得一个产业真正要成为现代化,所谓的产业就是从它的第一生产到后面整个向市场,是一个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储存、推介都能够成为一个产业,而且这个产业将来如何做?当然农业龙头企业是很好的主体,第二个分散的农民,要靠合作社,把他组织起来,大家也不同的分工,像防止病虫害的,也可以成为产业化的,有的农民搞农机,就专门开拖拉机,我觉得上海都市农业应该有它自身的特点,主要是为大城市服务,同时也要提高农业的水平,还有一个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所以集约化、组织化、设施化、产业化都是上海未来农业发展的特点。
  [主持人]:
  我们通过这种分析也找到了上海农业的一些特点以及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等等。我们在解决物质提高了以后,就要考虑精神追求,农村的文化建设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嘉宾许复新]:
  这个确实是的,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了,但农民还是有精神需求,其实他跟城市人一样的,但由于教育,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确实在这方面相对来说有点落后。农民的文化主要是通过电视,以前还有广播,现在广播也不多了。我觉得这一块如何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留住一部分农民继续在农村城市农业工作,甚至吸引城市人来农村旅游,农村的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政府要关心,城市要支持农村,把一些优质的文化产品输送到农村。第二个农村里的文化基础设施还要进一步的完善,当然农村也不能去造剧场,这个浪费,可以有一些农家书屋,包括电影院,一些文化产品的输送,这些基础的东西还是需要的,这几年政府也非常重视,也在建设。第三个,还是要把乡村的文化挖掘培养,农村一方面大的特点是土,但土也有味,它是原生态的,这些东西农民喜欢,城市人也喜欢的,像金山农民画,有三个特点,一个是由农民作家,第二个画的是农事,第三体现了乡土特色。农民画还有一个特点,它是平面画的,因为农民的文化有限,如果也是立体画的,变成像西洋画一样了,外国人特别喜欢,金山农民画成为中国农民画之乡,被国家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金山农民画已经通过几年的努力,一个是有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另外在世界各地的影响非常大,到世界各地去展览的,像世博会我们都去参加的,而且得到世界的公认,甚至他们认为中国的毕加索。还有这也是就业的渠道,金山农民画销售也要一两千万,好多农民在家里画画,收入好的五六十万,差的十万。当然发展农村文化还有很多方面,像唱歌,包括结合农村农事的特点,像田歌,就是有一些特色的东西,包括农村里唱沪剧,农村的沪剧队伍唱的人喜欢的人也是蛮多的,这方面政府也要关心,丰富农民的生活,让他的精神得到提升,这也是重要的方面。所以经济发展,农民的收入要增加,二元结构破解,农民的文化也是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
  我们说农村或者是农民,说到文化,往往是处于欣赏者的位置,但通过金山农民画,就会发现非常优秀的创作者、参与者,很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农民群体的精神气质,当然也实实在在的提高了收入。我看您对自己的评价特别有意思,您说自己是出生在上海农村,学农学专业,而且三十多年一直在从事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是一个“老农业”,我想您对农村,对农民一定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嘉宾许复新]:
  因为我出生在农家,我十四五岁的时候还是一个黄牛娃,后来改革开放给我上学的机会,我学的是农业,长期从事农业技术工作。我对三农工作特别有感情,对农民、对农村有特别的感情。我觉得农业这个产业,它是整个人类发展当中最重要的第一产业,农业后来分工出来手工业,手工业后来演化到工业,后来到现代工业,后来又分化为服务业。农业当中最早是种植业、加工业逐步在分化。虽然农业在上海占的GDP的比例不高,但它的作用绝对是大的。农业是一个最低碳的经济,从经济角度来说,是最低碳的也是最环保的也是最生态的,传统农业就是利用光合作用,第二个它是最环保的,因为农业本身是有一种循环的,粮食种出来给猪吃,农业产业本来是一个循环系统,这个链通过食物链把经济释放出来。还有一个它是生态的,像水稻改善整个环境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很多作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我觉得下一辈子再搞农业,我也不后悔,我觉得农业是一个很好的产业。农业要发展,这个传统的农业如何改成现代的农业?改造传统农业根本的出路在于引进新的技术,也就是技术创新。我们传统的就是每年小农经济的发展,真正现代农业发展,要引进创新技术,包括产业的延伸,像加工业、旅游业发展,农业必须要有新的东西进去,一个土地到底能够产出多少?很难说。如果种水稻就是一亩地一千多块,种果树可能就是一两万块,但如果把蔬菜再通过农家乐加工,那收益更高了。如果种草莓,草莓吸引市民来采摘,收入更高了。还有种花卉,一亩地要十万多块,还有搞生物种苗,一亩的地产出都要十几万。关键是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农业这个产业,有它的特点,农业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在我看来觉得是最大的。农业有四大的作用,一个是能提供农产品,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当然这个农产品必须是安全的,卫生的要求,我觉得农民还是比较朴实的,但在加工当中也出现一些问题,这种是靠社会的机制如何来解决,所以它是整个人类生存基本的提供原料。第二个它为整个国家工业的发展提供很多的生产原料,像棉花、麦子,是后面的工业产品的基础的东西,可以说没有农业的发展,也没有现在的加工业,也没有食品工业。第三个,它的主要贡献是整个农村,这样一个土地为城市发展,为工业发展保护了很多的土地资源。现在城市化以后,土地越来越少,这个也是农业为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资源的保障。第四个,农业生态的贡献。上海都市型农业的特点就是镶嵌型,在工业化城市当中保留一部分的农地,这样既对城市环境的改善有很好的作用,第二个也是保护土地,为未来我们城市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保障。所以很多人说农地,现在搞工业的话,一亩地要产值多少,农业的话,收入就这么多。但我要说一句话,如果没有农业的话,你这个城市怎么运转?这么多人要提供绿叶菜,而绿叶菜受到距离,受到生产条件,受到很多的限制,那怎么办?上海还是要保持适当的一些农地来发展现代农业,保持适当的最低生产保有量来满足城市的发展。所以我觉得上海虽然是一个大都市,但农业社会还是要给予高度的重视,确保上海的农业沿着都市农业的这条道路,有新的发展,也是保证上海这个城市良性发展的一个方面。
  [主持人]:
  您对农业充满了热情和感情,您心中真正的新农村是什么样子的?
  [嘉宾许复新]:
  所谓三个问题,一个是农民问题,一个是农业问题,一个是农村问题。新农村建设呢,我刚才说了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国家提了20个字,当时主要学习韩国一些新乡村建设,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这20个字也是很好的,既有经济的发展,又有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又有村容村貌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就是按照这20个字推进的。我们上海的新农村,有几点,一个要保持江南水乡的特色,上海这个地方真的是江南水乡,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我小的时候,可以直接饮用的,很多河道都填掉了,很多河道都瘀积甚至污染了,我的眼中的新农村应该是保持上海江南水乡特色的。第二个在我眼里,我们的农村环境优美整洁,早晨有公鸡啼叫,晚上有青蛙鸣叫,这个要靠一个很好的环境,农村路是路,沟是沟,林子是林子,整个环境非常优美,宅基宅后,还有农村的垃圾通过自然的处理,包括垃圾收集,保持农村的环境,我觉得很好。因为农村相对来说视野比较广阔,如果环境比较好的话,确实是感觉很舒适的,我到60岁退休以后,还是想居住在农村,空气也好。第三个我觉得很重要的是,将来的新农村,是现代农业的一种状态,生产的都是高效的作物,还有设施的条件比较好的。第四个,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很好的改善,像廊下保持民居特色,这也是我梦想当中农村传统的一种建筑。第五个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城市一样,没有后顾之忧,老人都有保障,不要现在的老人七八十岁还在农田里干活,他应该有保障享受天伦之乐。第六个农民的收入和城市的收入1:5:1,让农民有比较好的收入,这也是我理想当中的。最后一点,农村还是要和谐,文明,风气要好,农民原来是很朴实的,我是希望未来的农村有一个清新的感觉,是很多画家、作家,老年向往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放飞的地方,这是我心目中上海的新农村,而且是有江南特色的,美丽的新农村。
  [主持人]:
  不仅仅是在自然风景方面,在人文环境方面,都应该是都市生活当中的一片净土。除此之外,我们也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意见和建议,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可能很难一一在节目中解答。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本期节目就到结束了,在结束的最后,要感谢嘉宾的光临,也要感谢东方网的各位网友。
(责任编辑:PAUL ZENG)
顶一下
(0)
0%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