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举办了第三届“海外人才走进科学院”活动。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60多位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应邀访问中科院。他们中的许多人,正考虑以“海归”的身份回国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国内科研:条件有优有劣 作为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中科院举办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中科院的人才引进政策、科研情况等能够被更多的海外学者了解。通过实地参观和访问中科院,受邀的海外学者对目前国内外科研环境的不同,也有了更加客观的认识。 毕业于瑞士伯尔尼大学的洪文晶研究的是分子电子学,他说国内的科研更多是以独立课题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而在瑞士则更多呈现出“大科研”的合作框架,常常是由来自多个国家的课题组以及工业界合作伙伴共同申请课题经费,并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交流研发经验教训。相比于国外,国内的研究者和工业界的交流与合作相对少。 除此之外,在科研经费的分配及使用政策方面,国内外也有区别。比如在美国、欧盟等地,科研资金的预算很大一部分是用于支付人工成本,这样的经费分配体制有助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自主研发。而国内更多的资金投入是在设备方面,人力支出比较少。 当然,相比于国外,国内科研在某些方面也有优势。主要从事雷达成像以及雷达信号处理研究的美国学者吕孝雷表示,就其专业而言,在国内可以做一些比较大的系统。因为在国外,这个专业领域更偏重理论,他大多数时候只能做一些边缘性的研究。而且国内的人才引进计划,包括提供给研究者的住房条件、实验室条件等,对海外人才也有一定吸引力。 海外人才:更重视软环境 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人才,不管是在硬环境还是软环境上,国内很多单位都下足了功夫。但是海外人才在决定是否回国做科研时,更看重的则是国内科研的“软环境”能否符合他们的要求。 所谓软环境是指科技、教育和人才引进机制,社会环境,法律法规等外部条件。例如,生存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否健全,国内的科研立项能不能做到客观公正,资源的分配是否公平等。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生物资源工程系助理教授齐志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科研环境、家庭因素、政策优惠等,都会影响到他是否回国的决定,但是所有的因素当中,他觉得社会环境是首要的。他说:“政策优惠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这毕竟是短期的。” 一个良好的软环境,不仅能够给予青年科研工作者更有尊严的生活,也能够让海归人才专心于科研。洪文晶说,“希望国家能让青年科研工作者能够无须为柴米油盐而奔波,无须为五斗米而折腰,而能在个人科研创造的黄金时期得以专注科研。”只有这样,海外人才才能够在回国后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 科研机构:全力改善条件 参加完此次活动,一些海外研究者表示中科院部分硬件设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农牧业生产模拟和模型的学者齐志明说,中科院有设施很完善的野外站点,地理研究所的实验室条件也好,研究团队覆盖面很宽,有利于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 据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中科院人事局局长李和风介绍,国内的研究环境中不少硬件设施已不输于国外,但他也承认在软件上中国与国外仍存在差距。比如在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科研人员绩效评估、资源配置等方面,都需要完善。但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界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正积极推动科技体制的改革。 李和风还表示,近年来国家在科技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国家重视海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中科院为例,在人才生活保障上,正积极推行“3H工程”,即家庭(home)、住房(house)和健康(health),以保证研究者的生活质量。通过“百人计划”引进的海外人才,每人可以享受260万元的补贴,其中200万元为科研补贴,60万元为住房补贴。 除人才引进之外,中科院还重视国际间的交流。对于此次“海外人才走进科学院”活动,李和风说“走进不等于加入”。开办这样的活动,主要还是希望建立合作关系,加强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并表示中科院还会将此项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责任编辑:PAUL Z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