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谋略的定义: 谋略,计谋策略。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谋,虑难为谋,考虑疑难问题叫谋。略:经略土地。 军事谋略:军事斗争中的计谋策略。 人们对于谋略有两个误区:一个就是将谋略误同为军事谋略,实际上,军事谋略只是谋略的一部份,谋略的范围非常广。 大谋略,中观谋略,区域谋略,小谋略 第二个就是将谋略混同为阴谋诡计。这只是一小部份(阴谋) 最早的谋略产生非常早,谋略的起源于生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需要谋略来形成社会关系。 谋略的萌牙期:很早。提出谋略是稍后一点。商。。。周。 成形期:商时期。代表人物:商汤。姜子牙。 发展期:到了周朝。就非常的热闹了。代表人物:管仲。孙子等。 政治家:孔子。老子是研究统御谋略。 代表性著作:孙子兵法。鬼谷子等。 平稳全面的发展期: 秦、汉、元、明、清等。 周朝春秋战国是谋略理论的建立期。 军事思想的发展第二高峰:元明清期。 理论贡献最好的就是明清时期,这时期,人们对于前人的理论进行了综合汇编。 中国革命战争(近代)是一个谋略的跃升期。 所谓的毛泽东思想,应该是一个集体思想,军事思想也是这样的。不是一个人的创造。 知识要变成智慧才能创造财富。知识经济,要变成智慧才能发挥作用,而发挥智慧,谋略非常重要。 知识经济,应该说是一个智慧的经济,更准确的说,是一个谋略经济。(这个很新鲜,也很实在。)
2、军事谋略的地位和作用 主讲:柴宇球 一策转危局,一语退千军。一计平骚乱,数言定国基。 姜尚是谋略始祖。 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 孙武对谋略研究的比较深刻。 西方的克劳塞维思认为,智在军事中非常重要。出众的智慧比武力更重要。 战争谋略 可以规划战略方向。战略正确决定战役和战术。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战国时期乐毅联合五国伐齐: 即有战略上的斡旋,也有战役上的速决、以及突然袭击。这个战例很值的研究。 田单守齐: 第一内部团结,第二,外部离间用计。改变自己的困境。 离间各国,首先就是对燕国进行离间,离间乐毅和国君的关系。并取得了成功。 第五,示弱,始用老弱病残守城,麻痹敌人。然后用火牛阵。一举成功的击溃了燕军。 数策而转危局 谋略来于智慧,智慧来源于知识,知识来源于学习与实践 学多识多,识多智多,智多谋多。
3、军事谋略的创造 主讲:柴宇球将军 毛泽东是一个天材,是宇宙中最历害的人物!!!比如来还如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马屁拍的不得了啊! 嗯,这个柴还是很能吹的。特别是歌功颂德。 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家啊。现在再来看看以前的一些东西,凡事都上纲上线,首先来段语录,镇住你,然后再说事情,将你搞的头晕脑胀。很有意思。再说国共战争,如果没有用间,那么,凭你再怎么打,也无法打胜。国共两者,乃一母同胞两个兄弟,兄弟打架,怎不互知邪?唯下手快,知其如何打,早做准备尔。 孙子所讲,乃战术尔。毛所提持久战,如无蒋所提陷敌于华,毛如何提耶?换个说法尔。整局洞如观火,怎不胜呼? 没啥看头。
4、军事谋略的机理 主讲:柴宇球将军 张良得黄石公之书而成事。 谋略有一定的深度,古今中外,都是从技术方面有所总汇。谋略者,活学活用,如水无定势。 本身,变化就是规律。 敌阴我阳律 治理国家,治理军队,必以阳谋,而非雕虫小技。 重大贱小律 先谋后事律 孙子“谋攻”以谋为上,先谋后事。 全局至上律 任何时候,全局至上,如无全局意识,如战略服从政略,则无 法谋好局部。 综合致胜律 任何局部都是与整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战略、战役、战术。 长短结合律 必需有相辅相成 战略、战役、战术结合在一起利害相衡律 没有永久的敌人,没有永久的朋友。 [谋得利最大,谋损失最小] [战不过攻守,法不过奇正] 奇正相生,奇正相转也 刚柔相济律 即要有硬的攻,也要有软解。 5、军事谋略的修养之道 主讲:柴宇球 要提高谋略,首先要增长知识。 知识未必要多,最重要的是要合理,管用。 专业人员要精而专,社会人员要宽而薄 知识节构要成一定的比例,如等腰三角形 现在来看,谋略人才的知识节构要像一个米字形或井字形。中间是基本知识,向八个方向发展开。 要有中心知识结构:如基础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的人文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然后有各种外围的知识结构。 知识的来源是学习 会学习的人,也分为三个等级 一个死读书,举一反三。 一个是读一知十,一通百通。读一本书,明万卷理 一个是学一得百,学一得万,一通万通。 立场、观点、方法。 真正处理事情的时候要会观察,要达到一叶知秋,善于思考,分析。 在中心内核知识的周围,要有广泛的知识。 思考问题是谋略家的水平,思考要深。 坚定的个性,过人的勇气。要定位于自己的什么位臵。 主决策人员一方面要有自己的谋,还要有自己的勇。能够明确、精确的做出选择,选择别人的建议,选择别人的策略,同时对别人的策略进行对应。不能多谋寡断、少谋乱断。 要有自己的谋断,同时汲取别人的意见,方法。、 在这个方面,曹公与袁公是两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